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Mr. Siao关德辉《遇见爱》分享会

924日晚《芙蓉教牧团契》*假神召会爱恩堂联合主办了一场佈道会《关德辉vs Mr.Siao:遇见爱分享会》。当晚虽然天赐甘露,下起了雨,但相信因为电视搞笑节目“你好,我是Mr.Siao”深受大家喜爱之故,会场还是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这可说是近年在爱恩堂主办特会之中,屈指可数的一次爆满,胜过医治佈道会,明星效应的渗透力可见一斑。
先有台湾原住民沙崙献唱

 当晚来自台湾的原住民福音歌手沙崙也为大家带来几首动听的歌曲。上一回见到她是今年四月当她和陈秀诊传道配搭佈道,在我们的教会献唱的时候,大家都对她的歌声赞不绝口。这次她还邀请了牧者们一同上台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敢敢上台亮嗓的只有神召会的王祖祥牧师和邻恩教会的吴清贵牧师。大家可看出其中一位是康希迷吧。

月亮代表我的心

难得唱K显歌喉

现场也播放了一个介绍关德辉的短片。因没有看卫星电视,我不知道他在港台拍过那么多节目。当晚在他询问会众时,也发现不是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位基督徒。除了歌曲,他分享了以前在工作中的难处,虽在十六岁就信主,但耶稣一直没有真正成为他生命的主。直到数年前回转,当中蔡少芬给他很大的启发。这些事我不是十分记得,因为他主要的见证,是关乎他与他哥哥的事。
Mr.Siao来了


他有一个不务正业,终日惹事生非的哥哥,屡劝不改,让家人心灰意冷。一路来他与哥哥的关系恶劣,视如陌路人。曾命人将哥哥从母亲家中赶出去。一日被主话语感动,必须与哥哥和好,后得知哥哥因故被警方扣押在拘留所。哥哥惊讶他会特地来探望,在他请求哥哥原谅时,哥哥的心也被转化,不但与他和好,还当场接受了主耶稣。释放后,他急于要哥哥改变生活方式,但哥哥说还有一些事情要先处理,他就说了一些他自己认为过重的话。随后他就回到加拿大。再次与在大马的母亲联络时,得知哥哥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大意如此)


我最欣赏的是他在整件事上的反思:人总是忘记上帝用了多少年日来领我们悔改,但我们却要求别人马上作出改变。今天一些被上帝更新生命的信徒,虽变得热心侍奉,但也犯了同一个错误,忘记上帝是如何的耐心等待,以慈绳爱索,牵引他们回转;他们对软弱的弟兄姐妹,却唇枪舌剑的尽施言语暴力,自以为义,甚至借祷告贬人损人(如《路》189),不知道他们得以刚强也是出自上帝无限的恩典,目的就是要他们为软弱的代求(怎样求是重点)。

看来座无虚席



关德辉弟兄当然感谢上帝让他的哥哥能够在逝世前信主,相信上帝是无所不知、掌管一切的主宰。愿上帝大大使用他,也赐福他和他的一家,主恩常随。

*注:神召会爱恩堂、邻恩复兴教会、芙蓉赞美圣所、拉沙再也浸信会、基督徒复兴中心。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只闻楼梯响的《圣经》和合本修订版

院长兴致勃勃的到香港出席了和修版圣经的发布会,以为可以为学生们代购新鲜滚热辣的新版圣经,哪知道只带回来一本,让大家望梅止渴。原来是没有卖!

买不到和修版圣经,当然很失望。这是我今年中继买不到《新汉语译本》后的另一个打击!【没那么严重啦】(据说汉译本在书展头一天就被书商扫空,因为价格比从香港进货便宜!呜呼,还耿耿于怀!)

既然只能在班上轮流翻阅院长唯一的新宠,当然只能争取时间,马上翻到李思敬博士谈到的《撒母耳记下》235的译文《從撒母耳記看大衛生平。李思敬:聖經沒將大衛樣板化》,看看和修版如何处理这句翻译。结果失望的发现和修也改成如《新译本》般的“我的家在上帝面前不是如此吗?”

不知道刚为《和合本》背书的李思敬博士要如何回应(注:其实在上述的演讲,他已提到和修会修改),我却非常喜欢李博士的辩解,认为符合圣经的神学思想:人都失信,上帝却是信实。和修标榜“盡量少改」、「保留《和合本》風格」等修訂原則”,却偏偏改了这一节,大概是出于文法上的考量吧。


其他经文的翻译,就无暇核对,只能乖乖的将圣经奉还院长。

Monday, September 27, 2010

话语权的迷思

伊斯兰教徒眼中的中秋灯笼


台湾的黄伯和教授曾在一个特会上有感而发的说很多基督徒其实不相信这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除了在特定族群以外,会有任何的启示。当然,我始终坚信上帝藉耶稣基督的启示是超越任何之前的启示,但不等于历代以来在各族各方没有任何其他的启示。

其实这牵涉话语权的问题。今天好些基督教学者不也认为若不通过掌握西方学派的那一套,人是没有言说基督信仰的话语权吗?(注:再次声明,我从来没有反对学习西方那一套,也认同它精彩的一面,只是认为不是绝对,也不是唯一检视真理的框架。)

某位评论员就曾著文力批今日面子书、部落格等社交网站的泛滥,认为是后现代的一种怪象,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平台上各自表述,言所欲言。这是否意味在公共平台上讲话是需要某种话语权?

当然,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领域,圈内的人都会为某个阶层制定话语权的标准,以维护自己的地位身份。但即使在老远的中国历史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霸权是不断的受到撞击。老子、庄子思想就是要批判孔家(谁是谁非不是这里的要点,是对所谓正统的撞击),更明显的是历代著作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等等名著的作者,就是在没有话语权的领域,借助故事寓言,指桑骂槐的对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作出了彻底的批判。

回到基督信仰的表述,惊讶许多基督徒在思想上竟然还未脱离那种被奴役的心态,觉得认识、诠释基督信仰一定非要戴上西方的那条狗链,否则就没有代表主人说话的话语权。这和犹太人那种埃及为奴心态、西乃山情意结是相同的,永远看不到基督的灵所带来的释放。不反对任何对西方学界的参考,但至少在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我们都在平等的地位上领受上帝的启示。

其实,《圣经》反而不断的在挑战这种只有“特定人士”才有阐述上帝话语的特权的迷思。在出埃及记,一位“满脚牛屎”的米甸祭师叶忒罗竟然可以为有特别启示和呼召、有上帝同在的摩西献计,设立组织建制!当耶稣诞生的时候,是几位东方的占星家认出那位出生的是犹太人的王!在今日崇拜西方学术,唯西是途的人士看来,这两种人都是对上帝国度没有话语权的人,因为他们都不属以色列圈子,也没有经过阉割!这等人,听到任何关于基督信仰的言说,若撞击到西方那套,就会不屑的说;“先去读懂西方那一套,才来跟大爷说话。”,殊不知他也不过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
猪与中秋的关系:创意无限

耶稣被钉死,也不外是因在祭师、法利赛人眼中,他是不具阐述上帝话语权的人。今天,要是耶稣再来一次道成肉身,不是被“教会”钉死,也会被崇西学界的“基督徒”钉死。

以色列人哪!在我看来,你们不是与古实人一样吗?我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不是也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领亚兰人出吉珥吗?这是耶和华的宣告。(摩97

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向坏人行善的好处

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
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
的酬金。狼回答

    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
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
这是著名的《伊索寓言》里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这简单的故事让我想到《圣经》里有许多劝解信徒要行善的教导。主耶稣当然要信徒成为一个爱神爱人,善良的人。

现实中信徒行善也不像故事中的鹭鸶,要求回报,但却发现自己善良的心常被诡诈的人所利用。事实是好心未必有好报(指看到好的结果)。善心未必能感化那作恶的人。因此,慢慢的信徒变得失去了怜悯人的心,因害怕自己的善心被利用,自己的善意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故事的总结是“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主耶稣要我们行善,即使是对仇敌,除了要我们“不被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之外,更是要让恶人显露他的真我,以便在审判的日子,无以狡辩,因为上帝在他施恩的日子,已经给他足够的恩典。此外,信徒坚持的善行,也让那些选择硬着心肠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信徒所信的上帝,是一位良善的上帝。

鹭鸶对狼的善行,让她认出狼的本质,信徒的善行也帮助他们认出人的本质,但不是说我们要为那些冥顽不灵的倾家荡产;是说,即使有这样的人,我们也不要放弃继续向其他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不要听到不同的见解就掉头走

在网上偶然发现了这个应该是天主教徒的部落格《吾讲斯美》,他介绍了“天涯社区”里的《关天茶社》野航所写的“唯名论的危害”,并给予回应。以下是其中的一段。

--------------------------------------------------
当然,西方社会因为唯名论的占上风,教会形成了独立于王权之外足以制衡王权的力量,而客观上促成了西方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唯名论也客观上起到了在西方世界统一思想意识形态、整合社会的作用,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当这个唯名论的基督教以“唯一真理”的名义势欲动摇、取代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价值的时候,我们就要掂量掂量———我们中国人更需要哪个“基督”?是唯名论式的与西方教会势力绑在一起的具体的“拿撒勒人耶稣”,还是利玛窦辈所宣扬的那个可以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体系中被作为“天理”而理解的基督?
  
毫无疑问,西方教会势力以及其背后的资本主义利益集团所试图要中国人接受的是与西方教会势力绑在一起的具体的“拿撒勒人耶稣”。因为他们垄断着耶稣基督的解释权、他们稳坐着“基督教批发总部”的交椅。他们在中国的传教总是把“福音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对立起来,宣称政治、文化、宗教的“福音化”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福音的文化”必然取代“拜龙的文化”。他们的传教肯定不会告诉中国人基督教还有一种唯实论的表现形式、他们的传教肯定不会再走利玛窦“以耶释儒”、“以耶补儒”的道路。因为他们的传教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彻底地摧毁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从而在精神上彻底地奴役中国!
全文
-----------------------------------------
虽然我不完全认同作者所写的观点,但无意在此针对其内容做文章。读了这帖和读者们的回帖,不能说他讲的完全没有points,倒发现了好些自己还未清楚掌握的学识,看到一些自己没有留意到的观点。相信通过进一步的理解、打通别人的质疑和指摘点,可以加强自己的信念,而不是动摇自己的信心。但这其实需要所谓的critical reading & thinking。


不需要逃避问题,不需要漫骂,不需要动怒,需要的是能够理性的回答别人所指摘的事项。当然,若脑袋里不够料,无法对应,也不等于就要认同对方所说的,但不要转到感性上的打压,可以好好学习后再来论证。正如某讲师所言,初代教父应付异端不也曾耗上百年来找出对应?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自古以来,人类对梦存有许多的幻想。正常的人入睡后都会做梦。(不正常的人就不会吗?不是啦,因为不正常的人若说有做梦,你哪晓得他/她是否说真的,若说没有,也不一定是没有嘛,所以无法知道。)

梦是否能以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概括呢,似乎不能,因为事实证明在梦中出现的场景,未必是人所熟悉的。人却有将梦看成是一种预示未来命运的神秘启示的倾向,解梦是每一个民族共有的现象,让人觉得玄而又玄。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可以藉着梦向人说话,使梦增添了许多未知数。最近,你梦见了什么?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Freud)对梦有一番创新的解释。在他的代表作《梦的解析》里,弗洛伊德认为梦都是有意义的,人不会做没有意义的梦。基本上,他认为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是梦者愿望的满足。当然,这个愿望的满足可以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梦里表达的愿望也可以不是梦者自己所知的,而是梦者某种潜意识的愿望。(其中许多复杂的情景,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要细看他的解释。)

读有关他的解析后不禁的回想起一些以前做过的梦,试图寻找当时潜意识中的愿望。但最近对两个梦的解析,似乎更清楚的表达他的意思。

一天清早五点,闹钟响后,太太起床去梳洗时弄醒了我。朦胧中我意识到当太太梳洗完毕,叫醒了要上学的孩子后,就会来叫我,但我却还想多睡一会儿,不愿这么早起来。朦胧中我又入睡,且做了一梦。梦中我是单独一人趟在一张单人床上,床头旁有一台电视机。我用遥控器启动了电视,电视银幕上出现了杂乱的电波讯号。忽然,一个报新闻的画面出现,非常清楚,在银幕的右上角,出现数码时钟的字幕(在日本就很普通),写着三点三十分。我看到了就很高兴。

这个梦就很简单,因为如果时间还是早上三点半,我就不必起来,可以继续睡觉,愿望达成!

可能你笑我在“老作”,但下一个就不是我的梦。

一个寡居的老妈妈,几个儿女都与她住同一小镇,只有一个儿子住在外地。老妈妈虽然百般迁就,就是和这位住外的媳妇不咬玄,总觉得美中不足。

中秋节要到,老妈妈希望孩子、媳妇、女婿、逊儿可以回来欢聚庆中秋,但又担心在外地的媳妇不肯回来。身边孩子们就劝她说你可以邀他们回来吃饭,到时我们会在晚餐后才回来吃月饼团聚。如果他们回来后没有带你出去吃饭,你就主动的邀他们出去餐馆吃饭,反正你也付得起。老妈妈听了一喜一忧,但还是说:“没问题,只要他们开心,我当然可以请他们出去吃饭。”,就电话邀了儿子一家回来。

过后老妈妈做了一个梦。梦中她被小女儿载到街上的一间旧店旁放下,只剩她一人。只见店屋十分破烂,她很不想进去。忽然间,她发现自己的钱包不知何故弄丢了。他记得里面有她的身份证和两张一百元的钞票。她惊慌的到处寻找,却找不到,后来就醒了过来。

这个梦,不就反映了老妈妈的潜意识里的愿望。她被女儿载到街上放下,代表她不满孩子们让她单独面对外地回来的儿子媳妇一家,旧店代表她熟悉的餐馆,破烂代表她厌恶这样的场景。忽然她发现钱包不见了,代表她很不愿意付吃饭钱,所以钱丢了,表示她不必付钱(愿望达成),因为她觉得和儿子吃饭要付钱是很失身份(所以看到钱包里的身份证)。两百元就是一般吃一餐的费用。

梦,是不是很有意思?

Friday, September 17, 2010

另类的文本互涉

领唱的弟兄在崇拜开始前讲了一个小故事来激励大家。

两位朋友结伴旅行,途中发生争吵。激怒下,其中一位打了同伴一个耳光。同伴心里不悦,却只默默的在沙滩上写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郁闷的二人继续前行,被打的那位不小心掉入了浮沙坑里,无法脱身,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被他朋友救了上来。获救者用小刀在石头上使劲的刻下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见了心中充满疑惑,问道:“为何我打了你,你要在沙地上写字,而现在却要将字刻在石头上?”他笑答说:“当被朋友伤害时,要记在容易忘却的地方;当从朋友处得到帮助时,要将它刻印在心灵的深处。”

大家听了觉得很有意思。

教导属灵操练的传道也向会众们讲了一个故事。

两位神父在乡间赶路,走到河边,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原来有一位少妇不慎掉入河中,正在挣扎求救。其中一位神父见状马上跃入水中,将少妇救起。见她惊吓过度,全身无力,神父就背她走了一程,到村口才交给村人接应。

与他同行的神父不齿他的作为,一路上闷闷不乐,拉长了脸。直到一处休息站,坐下来后,这神父终于憋不住口,向同伴说:“神父决志奉献上主,就当不沾世俗,怎么可以与女性有肌肤之亲?”

同伴恍然醒悟,笑道:“什么,你说刚才背的那个妇女?我在村口已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还没放下?”。

故事教导我们要学会放下,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会众中没几个人晓得以上这两则故事其实都是出自禅宗。
禅宗的故事,内容稍微被编修,脱去了佛教的外衣,一样可以在教会成为教材,领人看到真理。

但是当有人提到《圣经》里也有部分的故事、格言是引用了当时以色列临近国家的经典、传说时,信徒就会觉得信仰被动摇。其实,这么说也并没有质疑《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意思,要知道上帝的默示,也是需要藉着人所熟悉的语言来表达;记录默示(圣经)的语文如亚兰文、希腊文就不是希伯来人的语文。同样的,若上帝要藉着一个他族的故事,来表达祂的心意,又有什么问题呢?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10

一得一失

南禅师座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希望在老师的教导下更好地体悟佛法真谛。

一天,南泉禅师问一位弟子:“夜来好风?”

弟子答:“夜来好风。”

南泉禅师接着他的话说:“吹折门前一棵松。”

弟子也鹦鹉学舌一样重复南泉惮师的话:“吹折门前一棵松。”

 南泉掸师见此便回头看看立在自己身后的侍者,同样问道:“夜来好风?”

侍者不解,问:“是什么风?”

南泉掸师像刚才一样,说:“吹折门椰一棵松。”

侍者追着他问:“是什么松?”

南泉禅师看看弟子,又看看侍者,感叹了一句:“一得一失。”

过了一会儿,南泉禅师询问弟子:“你以后做什么?”

弟子想了想,说:“不做什么。”

南泉禅师便告诉他:“要为众生做马牛。”

这次弟子果然学着他的话说起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听了,又转过身去问侍者:“你以后要做什么?”

侍者敏捷地回答:“做像您这样的人。”

南泉禅师也告诉侍者:“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反问道:“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一字一句地对着二人感叹:“一得一失。”

取自《禅宗的故事》(书立方系列,重庆出版社,2010

【编者的解析】

弟子听话,侍者好问。听话的人学习起来用,功刻苦,却往往把知识学死,不能灵活运用。而好问如侍者,学习起来善于思考,乐于质疑,却往往因为过于专注自己的思想而难以吸收他人的真知灼见。二者皆有得有失。所以一个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是“听话而不尽信”的人。

【感言】
许多神学人都流于“弟子”的阶段,但更多只晓得如“侍者”般吹水(如本人之类),只有第三类才会成为真正的神学家。

【备注】
此文让人看到中国禅宗思想如何传承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译文:“鱼笱(一种竹制的捕鱼器具)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便忘了鱼笱;蹄(兔网)是用来捉兔的,捉到兔便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把握了意义便忘了语言。我哪里能够遇到忘言的人来和他谈论呢!”

一般《词典》或《成语词典》虽然道明“得鱼忘筌”乃出自《庄子·外物》,却将它错解为“达到目的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比喻忘本”,完全乖离了《庄子》的原意。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秋水

秋天的雨水按照吋令而来,众多大川水位上涨之后,都汇入黄河。河面宽阔,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欣然自得,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集于他一身。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向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改变了洋洋自得的面目,容露出惭愧的样子。

河伯望看海洋,对着海神慨叹道: “俗话说:‘听了很多道理,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了。而且我曾经说过,有人小看孔子的见闻,轻视伯夷的高义,幵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目睹了您的无边无际,要不是到您这里来长了见识,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懂得大道的人嘲笑。”

北海神悦:“生活在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力受到地域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跟它们谈论结冰,是因力受到吋间的限制;偏执的人,不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到礼教的束缚。

如今你从河边走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认识到自己的鄙陋,于是可以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所有的河流终将归入大海,不知道什么吋候才会停止,但海水从不会因此减少,无论春天述是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影晌。这是因为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我从不因此而得意自满,自认为受天地禀赋而有了形体,从阴阳那里得到了生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头、小树木存在于大山之中。只觉得自身的存在很渺小,又怎么会得意自满呢?

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穴存在于大泽之中吗? 中原地区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稊米存在于大谷仓里吗?物类名称有万种之多,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个人只是人类中的一分子;个人比起万物来,不就像是马身上的一根毫毛吗?五帝所维持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能人所操劳的,也就是如此了!伯夷靠辞让博取名声,孔子纵论天下,炫耀渊博,这就是他们的自得,不就像你之前在河水暴涨吋的洋洋自得吗?”

《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译文取自《庄子》(书立方系列,重庆出版社,2010),此译文比一般译文来得浅白易明,特此推荐。



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看《庄子》如何演绎“机警如蛇纯真如鸽”的道理

《子》的思想总是给人一种逍遥(消极)脱俗(避世)的感觉。但这真正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吗?还是自古以来有闲情钻研道家思想的人,都是那些辞官返乡或被边缘化的落魄人,将自己的心境读入这思想之中?发现《庄子》里的《人间世》有这么的一段,就以相当积极的态度,教导人如何去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庄子·人间世》之中的一段,译文取自《庄子》书立方系列,重庆出版社,2010.

颜阖将要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父,临行之前向蘧伯玉请教说有这样一个人,天性刻簿。如果放纵他,就会危害国家;如果用法度去劝谏他,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能够看到别人的过错,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错。遇到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蘧伯玉说:“你问得好。保持警戒的态度,小心谨慎,自己立身要正。外表保持着迁就之态,内心存着诱导之意。虽然如此,这二者还是有问题。迁就对方不要太过度,诱导之意不能太显露。太迁就对方,有随之覆灭的危险。诱导之意太明显,别人会认为你是为名为利。对方如果像婴儿那样天真烂漫,你也用天真烂漫的态度去对待他,他行事不与你划清界限,你就不要与他生分;他你面前如果不拘束,你就不要表现得拘束。这样才能引导他走上正途。

“你不知道螳螂吗?奋力高举臂膀,意图阻挡车轮的前进。不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是因为自视过高的缘故。要小心谨慎啊!总是夸耀自己的长处,去触犯对方,这就很危险了。”

“你不知道养老虎的人吗?不敢用活物去喂老虎,怕扑杀活物会激起它凶残的天性,不敢用完整的食物去喂它,泊它撕扯食物激起凶性。知道它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饱,顺着它喜怒的性情。老虎与人明明是异类,却对驯养它的人服服帖帖,这是因为养虎人能顺着它的性子。如果老虎伤人,那一定是因为逆了它的性子。”

“喜欢马的人,用精致的竹筐去盛马粪,用一种以贝壳做成的精美器皿去接马尿。恰好有蚊子叮咬马匹,爱马的人突然去扑打蚊子,马就会受惊,弄断衔勒、毁坏口勒、弄碎胸口上的络辔。本来是出于爱意,结果适得其反。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

人世间的处世之道,是我们终身学习之道,因为人往往喜欢将自己看为正而他人都是歪,但现实却是如先知以赛亚所言:“因为我是个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人民中间。。所以千万别以“受害者”的心态来读它,也不要以为它在教你如何玩弄“权术”。
犹如主耶稣所言:“看哪,我差派你们出去,好像羊进到狼群中间;所以你们要机警如蛇,纯真如鸽。”为何要让羊进入狼群中呢?岂不是要羊冒着被杀的危险,去引导狼群走向光明吗?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既然人的血都通红为何“道”却不能相同


【引言】

在谈到约翰福音一章一节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时,有人不苟同一些华人学者将这里的logos”与中国老子的“道”扯上关系,认为耶路撒冷与雅典有何相干,这个“道”出现在约翰福音只是翻译上的一个偶然,因为它可以被译为“理”,“圣言”,“言说”,“话”等,虽然都不能完全的表达logos的精义。

说的人当然不是泛泛之辈,我也不认同任何随意将中国古代思想牵强附会的说成是中华版的上帝启示、将它们等同于圣经的说法。但是在和合本圣经为何将logos译为“道”的这一个层面,我还是有话要说。我相信(当然人可以质疑我怎么知道一百年前的人怎么想)当时负责翻译圣经的,不论是西方宣教士还是华人,当大家谈到logos这字的希腊文意义时,都会认为它与中国思想里的“道”非常类似,较容易与中国人的思想衔接,所以不必造新字(如“幽默”)对应。(注:这里不是要谈和合本的译注历史,任何的历史记述也深受人主观见解和动机左右,未必是绝对!)

反而是后来的一些人为了高举圣经的神圣性,认为上帝的启示岂可与俗人的思想共为谋(忘记了圣经再神圣也是藉着人写成的),标新立异的将它翻译成别的字。其实任何的字都不能完全的表达logos的精义,都是需要解说,“道”在传译上应该是较事半功倍的一个选择。

【要说的重点】

问题的根源应该是华人对古代中国思想在认识上的疏离(简单的说就是搞不清啦!),海岸两地,一边曾经共产思想的洗礼,一边曾在愚民政策下思维长期被拘禁,使到真正懂得古代思想精髓的只限一小撮饱学之士,海外华人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包括我本人)。例如,对多数本地华人来说,中华文化精髓是指舞龙舞狮、用毛笔写字!当有学者指出这只是“低层次文化”时,下场就是被钉死、挂在“族魂”的碑石上。(另一个证据就是坊间涌现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书,证明有一个认知上的空缺需要被填满,在商业上叫做“市场需要”)

近日在翻阅一些中国思想经典时,发现一些圣经所提到的观念,也出现在这些古代的经典。Again,我无意将两者等同,但却可以看出圣经或基督信仰所说的一些观念,并非与中华思想格格不入,要华人放弃原有的一套去接受另一套完全陌生的思想,以致使基督信仰与华人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位置。

在《庄子》里的《在宥》篇有一处说到“今夫白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译文:其实,万物都生于土,而最后都会回到土的怀抱),知道这论述的华人就不会对创世纪319所说“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的观念有太大的抗拒,认为是一种外来的新思想。

接下来的“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这不就是基督信仰所说的人死后还有永生(无限)的观念吗?

在《大宗师》篇有一处提到“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译文:人们把上天当做父亲一样敬爱)。对比圣经所提到的天父上帝,这里相通之处是将在上超然的实体称为“父”的观念,并有一种情感上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陌生。

另一处说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译文:造物者真是伟大啊。。。)
说天地间有一位“造物者”(创造者)对中国人来说不应该是无稽之言。

《天运》篇所指摘的“拘泥于古圣先贤经典”的心态,借老子之口,指出儒家经典的“六经”是先王陈述,譬如鞋子踩出的印迹,印迹的确可以反映鞋子某些特征,但决不能等同于鞋的论点,和耶稣在约翰福音339-40所言“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结语】

所以,圣经的思想,未必是那么的与华人思想格格不入,使华人产生抗拒。华人所抗拒的是西方宣教士参杂在基督信仰中的西方文化和传统。

最后要提的是,华人学者钟志邦博士在其《约翰福音注释》:(天道圣经注释系列)里对《老子》的“道”和圣经之“道”有约二十页的论述,对这课题有兴趣的人可作参考。但对于他说的老子的“道”与圣经所说的“道”不相同是因为老子所说的是“演化论”,缺少了一位有意志和主权的“创造主”,这点我无法认同。须知在相同的时期只有希伯来人是经历上帝亲自的自我启示,所以不能因此否定老子“道”生万物的观念不是从属于圣经所默示的范畴,只能说层次不同。至于将它与约翰福音的“道”对比,就更不公平,因为犹太人的上帝观,也是在耶稣基督的启示下才显得完满,老子的论述,犹如希伯来圣经所论述的那样,需要被那后来的启示所照亮,才得以完全。

Friday, September 3, 2010

都是天主的儿女


昨晚和教会牧师及弟兄姐妹一同驱车到八十公里外的巴生市,参加了会友母亲的追思礼拜。因他母亲和家人多是天主教徒,所以丧礼是以天主教礼仪进行。一眼看去,灵堂的摆设和一般基督教丧礼的格式没有太大的分别,但在追思礼拜开始前,亲友和教会的负责人(不晓得如何称呼)都围绕在死者棺木旁祷告。

当追思礼拜开始时,主领的弟兄所带领的几首短诗都是弟兄姐妹所熟悉的,所以让大家都有同是一家人的感觉。但接下来当主领人开始为死者祷告,提到炼狱,又请众圣徒为死者祈求时,教会的弟兄姐妹就难以说阿门了。

虽然有这些教义上的差别,我还是选择视大家为天主的儿女,将这些差异视为出自不同的传统。当然,这不代表我们毫无立场的什么都接受,要点是看重大家所持守的主要真理我们都是罪人,三位一体独一的神,耶稣基督的救赎,在基督里的群体,复活的盼望。认清许多次层次的教义都是人对真理的诠释结果,是受处境、文化背景等影响。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不同传统的教义但无需因这些差异而彼此排斥。

今天还是有人视自己的基督信仰为唯一的正道,将较先有的天主教和后来的灵恩教会视为异端。教会传统当然有许多是好的,需要传承,但也有许多可以说是人在追寻真理中的一个踏脚石,是让人走近真理的基础而不是那绝对的真理。因此当我们看到不同的基督信仰群体遵守一些不同的传统习俗时,我们不该以这些差异来彼此分割,而是要明白他们也是某种传统教导下的牺牲者(是指所有的宗派而言)。这一切教义上的谁是谁非在主的日子都会真相大白,但上主看重的乃是人悔改的心,结出好果子的生命。

愿我们的姐妹安息主怀,愿上主赐力量和安慰给她的家人和亲友,阿门。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天堂与神权统治


大多数的犹太人不能接受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是因为他们认为耶稣的生命与希伯来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大不相同。他们期待的弥赛亚是一位能恢复大卫王权的君王弥赛亚。今天一些所谓的旧约圣经学者觉得要真正明白旧约圣经不能单从基督教的观点来读,而是要回到犹太人的观点,看犹太人如何理解旧约,才不会牵强附会的将基督论读入旧约。结果他们也似乎要认同旧约圣经所预示的弥赛亚并非一位受苦的弥赛亚。
其实犹太人的弥赛亚观(对旧约/希伯来圣经的理解)并不代表旧约(先知)所预言有关弥赛亚的客观真理。换言之,犹太人熟读希伯来圣经却不一定意味他们对上帝的启示有正确的理解,虽然说希伯来圣经是写给犹太人的。
基督徒不也一样吗?圣经是写给基督徒的,但不能说基督徒对圣经的诠释就是等同于圣经的启示。基督徒对基督信仰也可以有许多错误的观念。例如,信徒可能认为新约圣经的教导是说只因犹太人拒绝了福音,救恩才临到外邦人;言外之意,幸亏(?)犹太人不要,不然福音就轮不到我们。但始终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因为我们是捡别人丢弃的!
基督徒最根深蒂固的错误是“神权统治”的观念。认为天堂(天国)与世俗国度(地上政权)最大差异就是神权统治,“神权统治”才是符合圣经教导的体制。
别误会,天国当然是上帝掌权的所在。但问题在于在大部分基督徒的观念中,“神权统治”是指那种由一个或一小撮人“带着上帝的权柄”所实施的霸权统治。这种神权统治是讲究“绝对顺服”和“绝无异议”的专制管理,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被判为“不顺服““悖逆”或“抵挡受膏者”。
这是因为基督徒对“上帝国”、“上帝掌权”有十分错误的观念,以为在上帝的国度大家都是在听上帝的,信徒只能唯命是从。上帝耐心等候的就是铲除异己,然后就可称心愉快的独步天下,为所欲为,素不知这只是人罪念的最佳表彰。
因此,在世的基督教团体、机构的领导,认为天堂既然是“神权统治”,现今“属神”的组织理所当然的必定是要神权统治才能彰显上帝的荣耀。结果就是“瞎子领瞎子”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把上帝关在门外。
今天华人都惧怕听到国家要变“伊斯兰教国”。因为伊斯兰教国就是施行“伊斯兰教法”或称“断肢法”:偷盗就要砍手、砍脚。但律法是对付作恶的,难道华人天生是强盗、小偷吗?不是!华人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惧怕在其背后的“神权统治”。历史告诉我们,不论基督教或是任何宗教,专制、唯我独尊的“神权统治”都是滥权、埋没真理、满足私欲的温床。
想一想,上帝掌权如果真的是那种专制、一言堂的模式,为何要有伊甸园的设定?如果说伊甸园的“自决”设定是上帝的误算,天堂才是神权的终极彰显,那么为何耶稣的救赎需要“道成肉身”“死在十架”?干脆命令数十营的天使天兵,将罗马等世上政权打垮,剿灭异教,上帝不就可以坐着为王吗?
这种错谬的观念肯定不是来自上帝,因为从创世纪的伊甸园开始,亚伯拉罕、摩西、先知到耶稣的门徒,圣经所展现的神-人关系都是对话多过专权的面相,不论在旧约或新约,上帝喜欢称人为他的“朋友”。
圣经启示我们的“神权统治”:“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是另一番的景象。
“不再有黑夜了,他们也不需要灯光或日光了,因为主 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225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