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2, 2011

极权者的荒唐言


八月十日《南洋商报》的《副刊》刊载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是吴小保写的《从小说中读出政治启蒙》。文章的前大段谈到八十年代发生在我国的“茅草行动”,介绍了小黑著的《前夕》。但真正引起我“共鸣”的是文章后段写的【极权者的荒唐言】。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倘若普罗大众都经历政治启蒙,眼睛被打开了,明白到在他们生活周遭,他们赖以为生、引以为傲的信念根基,都是虚假的谎言的时候,他们要如何活下去?

如果人民都领悟到自己所支持的官爷,都是在为自己掳掠财富,一切的治国振兴大计,其实都不过是中饱私囊的手段时,他们要怎么办?(要点是他们所确信、引以为傲的)

如果人民明白到“以前你们是踏脚车(自行车),现在乘搭单轨、私家汽车,所以要感恩!”是一种不贴切的对比、一种用来奴役大众思想的政治宣传时,他们当如何行?因为真相是可以被蒙蔽,被扭曲。事实是以前我们的货币与邻家是一对一,如今却是2.5对1,即使我们拥有对方所没有的丰富天然资源。数据证明,即使是与其他周边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不单没有提升,反而是远远的被抛在后头。

这种政治荒唐言,不单出现在政界,更是弥漫在我们的周遭,因为那里有人,那里就有政治。
---------------------------------------------------------------
(原文:《从小说中读出政治启蒙》)

转载的是文章后段:


《极权者的荒唐言》
知识分子面对权势,必须说出真话。这道理很简单,却不容易办到。比如汉生,他只不过是善意地提出个人的见解,却因为不利于权势,而面对被打压的下场。
提到权势,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无疑是一部非常值得参考的著作。犹记得当时读完后,心里产生了很多疑问,究竟这现实社会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向来所相信的历史、爱国口号、新闻报道,都是真实无误的吗?或,那只不过是思想控制的手段?这一连串的追问,打破过去牢牢控制我思考的围墙,对现实的政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九八四》写于40年代末,故事设定在半个世纪后的1984年。当时世界上只剩下三个超级大国,战事连连,却谁也无法消灭谁,因为彼此的实力太相近。
箝制人民的思想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大洋邦”的国家,这国家实施高度极权的统治,箝制人民的思想与反抗本能。他们的手段花样百出,包括重编字典(把“民主”、“自由”等概念从字典删除,借此消灭这些不利于统治者的思想)、篡改历史、监视人民的生活等等。
大洋邦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设立了四个部门,分别是负责战争的和平部、负责维持社会秩序的友爱部、负责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真理部,以及负责经济的富裕部。
各个部门的名称都很正面,实际上却在操作着各种匪夷所思的工作。比如“真理部”,负责篡改历史。而故事的主人公温斯顿,就在这里工作。
消极方式抵抗
温斯顿勉强算是个知识分子,但却是个失败的例子。在这高压的社会,他对现实的批判意识找不到空间抒发,而只能采取比较消极的方式作抵抗——退缩到日记里战战兢兢地写出他对“老大哥”(党领导)的不满。
后来温斯顿与一名叛逆的女生朱丽亚在一起,两人对大洋邦现况都非常不满,却也无法把个人的想法转换成具体的行动。如上所述,各种高压手段局限了他们的活动范围。他们甚至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凝聚成一股足以反扑的势力。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的行为举止被思想警察发现,并被送去接受思想改造。经过一轮的折磨,他们重回社会,然而他们的意志已经被消磨,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皮囊。
高压手段之荒诞
《一九八四》小说中的高压手段之荒诞,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太夸张了,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但事实也许未必如此,如若我们留意世界各地的政治局势,它告诉我们这么一个事实:为了维护权力,这是有可能发生的。
好比说大洋邦的三句口号: 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 如此扭曲真理的口号,大洋邦人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
反观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也对这一类荒唐言——比如干净是肮脏、公义是骚动——耳熟能详吗?




1 comment:

  1. 《1984》,George Onwell有关资料可以在网上轻易的搜到。

    ReplyDelete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