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7, 2009

新春拜一拜


新春拜一拜

数年前教会就决定不论农历年初一落在那一天,都要来一个新年敬拜。今年副牧说他负责年三十的证道,邀我负责初一的讲道。有人说基督徒年初一到教会敬拜就如非信徒到庙里拜一拜一样,我们当将一些传统基督化。看到教会从三十年前那种信基督后就“一切都变成新的”到现今重拾自身文化的转变,欣慰之余,又担心会走到另一极端,变得世俗化,就想讲一篇亚伯拉罕“拜一拜”的道,阐明此拜非彼拜,以正视听。后来觉得大年初一不要太罗嗦,遂决定借卫爷的立约祷文来带领大家重新在上帝面前悔罪、确信、立约,作为一年开始的祈求。
结果,新春敬拜有基督化的农历新年歌、教会韵律操,加上古早味的立约祷文,希望能树立一种活泼、本色化又不失信仰真谛的新春敬拜仪式。

Sunday, January 25, 2009

天主教堂迎新春




农历新年期间,天主教堂大门外挂起了一副长长的对联,写的是:

爱主爱人乐莫大焉

祭天敬祖孝之至也

对联上边还各有一个南方醒狮头,十分有华人新年色彩,虽然和古老的哥德式教堂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的信仰本色化举动,显然受到梵二会议的影响。但毕竟天主教乃是一个庞大及有长远历史传统的信仰机构,要完全落实梵二所议决的,恐怕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达成。

反观更正教,虽有见过一些教会在农历新年放鞭炮、舞狮,但并无法形成一种惯例,可能还是面对教会内外的反对压力吧。教会要做到有建制的本色化,我们还是需要先解决神学上的障碍,为华人文化如舞狮舞龙、习俗、祭祖等找到本色化的圣经基础。可惜搞神学偏偏是华人教会最弱的一环。

卢龙光著的“保罗新观-罗马书的主题与目的”里有一篇附录专文“《罗马书》141-1513显示的身份危机对中国基督徒祭主争议的引申意义”为类似议题提供了“讨论余地”的例子,使我们不以一刀切的方式来看待这些议题。

本色化最实际可行的,还是教堂建筑本身。若有机会,别再盖欧陆风味的教堂了,我们需要的是反映本地各族文化风格的教堂建筑,使人不会看上帝为白种人的神。

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这些事以后--从吃奶到吃干粮的信仰

221“这些事以后,上帝试验亚伯拉罕,对他说:「亚伯拉罕阿!」他回答:「我在这里。」

在这段描述神试验亚伯拉罕的经文,是以“这些事以后“开始。有些学者认为“这些事”是指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这些事以后”只不过是文学上的修辞,正如一般故事的开头都以“在很久很久以前”作开始一样,目的在于引导我们进入某个故事。

但在这里的“这些事以后”真的是那么的可有可无吗?在笔者看来,圣经虽然是人受神的默示下写成,难免有些加添或经人手修饰的地方,但不可轻看神的保守。神用他奇妙的恩典也可以使圣经经文字字珠玑,没有一句是多写的;当我们用心揣摩,在圣灵的光照下,他的话语,句句都显得宝贵。

“这些事以后”是指什么事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些事当然是指在这一节经文之前,亚伯拉罕蒙召离开哈兰之后所经历的一切。正如我们这些蒙召的信徒经历了无数神恩一样,亚伯拉罕也经历了神的带领与祝福。神使亚伯拉罕脱离饥荒试练「下到埃及却被送回」,胜过强敌「从四王手中救回罗得」,信心得坚固「与神立约」,虽经夏甲与以实玛利的失败,但神还是有恩典怜悯;为所多玛的代求「祷告蒙垂听」,甚至最高潮的以撒出生[神是无所不能的神],与亚比米勒立约[神使仇敌与我们和好],这一切神的恩典与祝福,不也是信徒在信主后所蒙的恩惠与祝福吗?正如主耶稣在世上服事时,路加所记载的「他们要听他讲道,也要他们的疾病得医好,还有一些被污灵缠绕的也痊愈了。众人都设法摸他,因为有能从他身上出来,治好众人。」(路加61819

很多时候,我们对神的信仰是否只是拘泥、专注于这一种领受、领受、再领受的层次里呢?我们所能向人见证的神,只是一位有求必应,求什么得什么的神!我们所能标榜的信仰只是信耶稣就有平安、有喜乐、财富!亚伯拉罕之所以能成为信心之父不是在于他领受了多少肉眼可见、属世的祝福,而是在于他曾有“这些事以后”的试验。这试验把亚伯拉罕拉入了信仰的核心,正如路加所形容的耶稣,在行了一切神迹、医治、显大能之后,抬起头来看门徒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你们的。」、、、「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这样的福音也不正试验了许多人的信心吗?

在“这些事以后”,神也一样领亚伯拉罕走入那真正信心之路,不再是神如何的供应我,祝福我,而是「主阿,我当作什么?」如何来满足神的心,得着他的喜悦,才是他所求的。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竭力追求,好使我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

让我们对神的信,也走到水深之处,经历“在这些事以后”的挑战,不再拘泥于过去神如何的保守与供应,正真的面向十架,献上自己,好叫神完全的得着我们,而这一切,那正真的信,都必需从“这些事以后”开始。

约翰卫斯理的名言


约翰卫斯理的名言
在一本世界名言大全中,偶然发现了约翰卫斯理的两句名言。
If I leave behind me £10, you and all mankind bear witness against me that I lived and died a thief and a robber. [John Wesley]
(大意)如果我为自己留下了十英镑,你和全人类可以指证我一生致死都是一个小偷及强盗。

Any Christian who takes for himself anything more than the plain necessaries of life lives in an open, habitual denial of the Lord. He has gained riches and hell-fire. [John Wesley]
(大意)任何基督徒为自己赚取超过简朴生活所需的,是过着一个公开、习惯性否认主的生活。他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地狱的火。

我想若约翰卫斯理回到现今,看到教会的境况,他会如何?他会痛心疾首斥责堕落的人性,再搞一场灵性更新运动,还是当他身处二十一世纪,这个虚无主义肆虐的时代时,也会以当代处境来诠释真理?

约翰卫斯理那时代的英国,富裕的阶层属少数,且是世袭为主,中产尚未成气候,大部分都是劳动阶层。卫斯理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不公而身体力行活出基督为他者的生命。

二十一世纪的约翰卫斯理要如何的改写这两句名言呢?真理会因处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诠释吗?还是说这只是他个人观点,与人无关?不知道你怎么说。

画皮



画皮--一场人与魔,爱与恨的决战
假期在家用电脑快速的“翻看”一些电影时,“画皮”显然引起了我的注意,继续看了下去。故事讲到一个千年妖精挂上人皮化身成美女,迷惑人间。今日在各行各界中,妖也是假正义之身,混了进来,在教会界,更是在使徒时代开始,就有“披着羊皮的狼”混进来,而要命的是,正如在戏中一样,当有清心的人认出了那是妖,欲警告其他人时,往往还要被人痛斥:“你才是妖!”。因为妖总是装得美丽、有魅力、善解人意、温柔贴心。

在一次剿灭沙匪的行动中,大将军偶然的将化身美女的妖救出。妖看上了大将军,无奈将军已有妻子。妖需要吃人心来保持青春,镇内开始出现许多失心死人,却拿不到凶手。将军妻子因种种迹象,开始怀疑美女是妖。当然没人要信。最后妖和将军夫人摊牌,要她喝下变妖的毒药,承认自己是妖,不然妖即杀死全镇的人。妇人喝了,外貌变成妖样,被追杀至一山洞,众人异口同声要将军杀妖为死者报仇,真妖在旁等收渔翁之利。大将军喝令众人住嘴,说了一番使我眼前一亮的话。

他大声的说:她是妖我一定会杀她。”   但作为丈夫,我怎能放弃她!”
之后对妻子说: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们都一起承担。”

哗,真是经典的告白。这更使我想到创世记的亚当,因为我总是认为夏娃吃了禁果后,亚当也吃了,正是表明他愿意承担夏娃的一切。亚当可以选择向上帝告发说“那女人吃了禁果,真该死,你为我再造一个伴吧!”。(似乎听到很多人骂我)

当然,真正体现这点的是上帝本身。人犯了罪,上帝因自己公义圣洁的属性,一定要审判我们,但却因祂的慈爱及怜悯的属性,不放弃我们,选择与我们一起承担,赐下了祂的独生子,道成肉身,为我们舍命,叫我们出死入生,永远与祂同在。

但,作为一个丈夫,我们愿意承担妻子的一切吗?


在天堂到底有几位神!

在天堂到底有几位神!

给几位会友上的“基要课程”,下周是谈到“三位一体”。这课程是基要的从历史渊源、信经和新旧约经文来谈三一神论。掌握了这些内容,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三位一体的真理。但在准备的当儿,反而引发了自己的许多疑问,随而再找许志伟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和Erickson的“基督教神学”来看。正如许志伟所说,很多人都认为三位一体教义是一个关于抽象的上帝的抽象教义,明白了也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因此,教会一般都没有认真看待这教导。

今天,不论什么教派的信徒都轻易迷信那些标榜自己上过天堂,见过耶稣的人的故事,正是证明了教会对三一神教义教导的欠缺。可悲的是,很多时候在兴风作浪、高举错误天堂经历的反而是教会的XX

最近收到的一个电邮,讲的就是一个要惹人落泪的悲情故事。故事说到一位丧失儿子的母亲,悲痛的问上帝为何让他乖巧儿子惨经癌症而去世。为此,上帝特许她的儿子从天堂写了一封信给他妈妈,以安抚她受伤的心。多么感人的情节,但问题出在儿子对天堂的描述。

一到天堂,就遇到祖父祖母,他们带我四处逛,但恐怕“有排睇”。…..

耶稣亲自带我去见上帝。我坐在上帝的脚上,犹如重要人物般与他谈话。…..

今晚我会与耶稣同席共进晚餐…..

悲情夺泪的情节,容易使人忽略细节。对这类的天堂故事,我们很容易接受在天上遇到一位耶稣、一位上帝(天父),那位圣灵就较少看到。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信的就是三位上帝了,先辈们就不必挖空心思,用神学又用希腊哲学来建构三位一体的教义了。

我们这种思维当然是受到福音书及使徒行传中耶稣向门徒显现的记载所影响。但我们需要明白,耶稣道成肉身、及或复活后在时空中的显现,正是彰显了充满宇宙万有父神的面(荣耀)。不是有一个具形体的耶稣,也有一个有形体的父神。虽然有父、子、圣灵三位格,却只有一位上帝,所以不容易厘清。不是在天堂,上帝拉着我左手,耶稣拉着我右手,圣灵在前面翻筋斗这么简单。

另一个使我们误会三一神的地方是启示录。当我们读启示录时,我们会先入为主的读出天上有一位(有形体的)基督,一位(有形体的)上帝。但约翰在启示录中其实非常小心的处理这三个位格。再次使我惊叹圣经的确是神的启示。

(启215-7

坐在宝座上的那一位说: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下来,因为这些话是可信的、真实的。 注意宝座上只有一位

他又对我说:成了!我是阿拉法,是俄梅格;我是创始的,也是成终的。我要把生命的泉水,白白赐给口渴的人喝。(指基督耶稣

得胜的,必要承受这些福分。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儿子。(没有将祂与上帝分开

所以,三位一体的教义是重要的,也是一面照妖镜。

谈视觉与信仰的关系

谈视觉与信仰的关系

上了张振忠牧师教导的礼仪与崇拜学,使我对教会礼仪崇拜的历史、时间、空间、符号、演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然,第一次接触礼仪崇拜是在教会观摩期,在怡保圣公会圣约翰堂的主日崇拜,过后也写了一篇感文,反思礼仪的在崇拜中的重要性。只有当参与礼仪的信众都失去了敬拜的心,礼仪才会变得毫无生气,变成一种宗教仪式。

现在要谈的是为何礼仪空间注重可见的、有形体的信仰表征。(包括十字架、讲台、圣餐的饼和酒、祭台、施洗池、壁画、雕刻、旌旗等)人类通过视觉来认知和识别周遭的环境,(预知危机和寻找供应)也通过视觉来建立信心(看到就安心),曾读过报导说最初在伦敦导入的地下铁,车厢是只有门,没有任何玻璃窗,因为理论上,地下铁在隧道里行走,外面乌黑一片,只有几盏标示邓,没什么好看的,所以工程师认为是不需要窗口。但地铁开业后,乘客十分不满,因为坐在一个密封的铁车箱里,看不到外面,很没有安全感。后来才加上了窗口。这是否也说明了“看覺”的另一种功能。

小时候画潜水艇的时候,总会在潜艇的前面加上大大的窗口,因为想到自己在潜艇里边,若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如何在海中潜航呢?素不知潜艇在海底潜航时,不是靠眼看,在一两百米深的海底,基本上也看不到什么,但因潜艇是打战用的,不是载客用的,所以不设大窗口在艇前。潜艇是靠受过专业训练的驾驶员,通过声纳(Sonar),来导航的。声纳分为主动(Active)和被动(Passive)两种,被动式是静听外来的声讯,加以分析,主动式是发出个别响声,然后通过测量回音的速度,计算前面障碍物或敌对潜艇的距离。现代的潜艇除了前头有声纳也装有侧面声纳。经过严格和专业训练的机务人员,正如在教会中受过严谨神学神学训练的神职人员及事奉的同工团队,乘客就好比教会牧养的羊群,我们又如何可要求每一个乘客(羊)都像机务人员一样,靠声纳打出的音讯(祷告)和接收的回音(听神的回应)来向目的地前进呢?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凭眼见来跟从。(不否认他们也有以信心祷告的一面,是指信仰的大方向。)

就好比说新加坡空军要派遣一中队F-16战斗机到澳大利亚去参加演习,在加装三个外挂副油箱后,F-16战机应有足够的航程飞到澳洲,但这些战机因缺少精密的导航仪器,靠自己是飞不到澳洲的,通常他们会安排一架装有导航系统(以前还要导航员)的运输机或大型的飞机领航。F-16战斗机是靠紧紧跟随、看着前面的运输机,飞到目的地的。鉴于设计和应用目的的不同,我们不需也不会把导航系统装在每一架战斗机上,正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信徒都有一样的属灵能力或神学的理解能力,不能否认大多的信徒需要带领,不论是靠看到的生命的榜样或信仰的符号、真理的演译、礼仪等一些他们看得见的指标。

神迹的再思

神迹的再思

今天在课堂上讲师谈到神迹奇事时,好些学生就显得非常激动,不是因为他们要见证神的荣耀,而是急着要把神迹从自己的信仰中边缘化、淡化、消化掉,因为他们很担心信徒会被这些神迹吸引,以致本末倒置、喧宾夺主,错把神迹及施神迹的人当作信仰的目标。因此,他们大力强调什么神迹只是指标,神迹不那么重要,现代还有神迹吗?(因耶稣已成就了一切,不必这指标来指了!)又或把神迹一般化,说什么我们活着就是神迹,教会虽然少人还没关门就是神迹啦等,来自我安慰一番。

觉得好笑的是,他们这么紧张的去否定神迹是为何呢?我们的教会有很多神迹发生吗?很多人因此误会了吗?正如马可福音六章所示般,在不信的群体中,是难有神迹的,用的着紧张吗?还是他们在为那些信的团体紧张呢?

不明白的是,教会有神迹奇事有什么问题呢?我们都知道旧约先知行神迹,耶稣行神迹,彼得保罗行神迹,有神的地方就有神迹!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告诉我们说:“这救恩起初是由主亲自宣讲的,后来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照着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各样异能,以及圣灵的恩赐,与他们一同作见证。”如果说你有精致高超的神学,能把神的真理说得淋漓尽致,而“神又照着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各样异能,以及圣灵的恩赐,与你们一同作见证。”使福音叫人无可推诿,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所以,神迹奇事应该是我们要谦卑祈求的,渴望的,(即说谦卑就不是强求)神迹是见证神的,不是我们的敌人。等到教会充满了神迹奇事,那时才要你们紧张,才要跳起来劝人不要错把神迹当目标,神迹只是指标,指向施神迹的神。不过,只要我们还硬着心,有着不信的心、抵挡的心,那你一定可以证明给我看,教会是没有神迹的。

洗濯機の物語り

洗濯機の物語り (洗衣机的故事指标的再思)

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小村落,来了一批路过的商队,他们给村人捎来了好消息,向他们推介了一种能自动洗濯衣物的器材洗衣机。有一群人试用以后,喜出度外,爱不释手,因为洗衣机解决了他们大部分的劳动时间,也不必担心手被洗衣剂弄伤,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使生活变得更精彩,所以,商队离开后,这群人也极力向其他人推荐用洗衣机的好处,但信的人不多。

话又说回来,由于用洗衣机清洗衣物还是一个新的文化,初用的人也不是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功能和特性,因此也造成一些的问题,如,有人因不知要作接地(grounding)处理,就触电了,有人因不懂调控洗衣程序,把一些精细的衣物打破了洞,也有人因不会控制洗衣量的程序,耗了大量的水,也有人把鞋子、背包也丢进去洗等等。

后来,有些吃饱没事做的人就决定要好好的来研究这东西,结果他们在洗衣机的包装箱里发现了一本“XX洗衣机使用手册”,里面记载了如何使用及维修洗衣机的指引,但因他们语文能力不强,所以也无法了解太多。这样,经过了好多代人,人们的知识水平也渐渐提高了。有一天,一个吃饱没事做的后裔--吃饱找事做,无意间在他家的藏宝箱中发现了这本手册,觉得里面有许多的知识,就拿到学府与一班也是吃饱卖包的人一起研究,就开启了一个研究热潮。

经几代人的研究,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报告解明了“用洗衣机时如何防止触电”,就拿了硕士学位,一位发表了一篇“论洗衣机的洗濯程序”,他拿了博士学位,另一位写了“全自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的洗衣机使用法”,也得了博士学位。

起初大家都是往手册里的字义里探讨功能性的诠释,后来搞的人多了,就有人搞文本批判,他们找到了数本不同牌子的洗衣机手册,就搞了几篇“符类手册研究--探讨洗衣机手册的起源”,结果又制造了一批吃饱没事做的博士。

后来包也没得卖了,他们就再转变,开创新局面,开启了“洗衣机新观”的研究,为洗衣机带来了新的诠释,问“洗衣机真的为了洗衣物吗?还是用来洗鞋?”,这一问,就把洗衣机的研究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结果,被推演到“洗小狗论”,“洗小孩论”,连“洗菜论”“洗碗论”等都出来了。

这个小镇,既然充满了洗衣机的学者专家,想必能把洗衣机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得物尽其用,使洗衣机普及全镇,不再要靠自己,花时间用手洗衣。看官若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原来这帮博士专家们只是旱鸭子学游泳,从来未见过洗衣机,也不相信有洗衣机的存在,也从来不寻找洗衣机的存在,虽然在他们的镇上存有洗衣机。(早期的洗衣机都因年日长久,损耗老旧,几乎销声匿迹,但后来经有心人士查考洗衣机手册上的联络地址,按图索骥,找到了货源,使愿意接受的人,还是可享受洗衣机的便利。)

不但如此,这些博士专家还非常鄙视镇上那些说洗衣机可以帮助他们洗衣物的人,说他们是反智、是虚无,因为他们这些专家们天天都是用手洗衣物的。他们有些也相信洗衣机曾经出现过,但认为只在起初商人推介洗衣机时出现过,那是为了示范(Demo)洗衣机的功能,所以现今是不可能有洗衣机可帮助我们洗衣物的。

每当那些使用洗衣机的人对洗衣机有一些名称或解释上的错误时,他们就会哈哈大笑,“引册用典”的大作文章来证明那些人的无知,表明自己如何的精通洗衣机的一切,力证洗衣机是不可能存在,然后又赶回家用手洗衣。

就这样,这镇虽然充满了洗衣机的学者专家,对洗衣机的研究也是顶尖超凡,但因真正去寻找、相信洗衣机的人很少,使到洗衣机只让那一班寻找、拥戴及相信的人得到实际的帮助。

这似乎印证了手册内的一些话:“你们研究圣经,因为你们认为圣经中有永生,其实为我作证的就是这圣经,然而你们却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能帮助人洗衣的是那部“洗衣机”,不是那本“使用手册”!

注: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再看马可福音。。。

再看马可福音。。。
今年第一次上院长的课-马可福音,是带着期待的心情。和其他的科目不同,圣经总是我熟悉的,当然,不是指像学者般的熟悉,而是说,没有一本书像圣经那样让我重覆读了近三十年的。期待的是,自己过去对圣经的认识,会被许多新的观点和演译所冲击、解构。许多自己的偏见与无知都会被展露、需要从新调校自己解经的视角和焦距。

在首两堂的课中,院长提到的两个新观点(应是学者的论述),都是使我眼前一亮的,从未这样解过的。首先,马可第八章开始,耶稣三次预告自己的受难和复活的前后,有两个医治瞎子的记载,第一个要按手两次,第二个一句话就好了。学者认为马可编入这样的医治是要表明门徒开始时对耶稣是基督的事实(或基督要受害与复活)似乎是看到又看不到,不是很清晰,但在耶稣预言三次后,就清楚了,正如第二个瞎子,一点就明。

在解经的层面上,这可说是一个good try,解答了许多疑云,但问题是,福音书都告诉我们门徒们在耶稣被钉后都是恍然而不知所措,也不相信祂会复活,又何以解释说门徒们已看清楚耶稣所预言的受难与复活呢?这点是我继续要探讨与查询的。

第二是关于六章六节的分割,把“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切到下一个小短中,表示耶稣不因他们的不信而离去。我想这样的分割是否只能说是反映了圣经译者的神学立场,要如何来证明这是绝对的分法呢?因原文是没有标点记号的。此外,我想和合本的译者是否也像我一样,被圣经中许多的“接待”和“凡不接待”的经文所影响,所以才决定这么的分割法。

个人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小看和合本的译者,我相信他/她们在决定一个翻译时,也考虑了很多的因素,才决定的。正如约翰316的神爱世人,为何不翻为神爱世界?和下文不通呀,谁要信祂而得救,是世人嘛!

无论如何,这课是可期待的,希望可以激发我的思考,对马可及其他福音书有新的体会和认识。盼望同学们也能更掌握交流的技巧,学习就是启蒙的过程,若不吐出自己的无知,又如何能吸入真知呢?(请包容我的无知!)

当痛苦成了我们的共同语言。。。

当痛苦成了我们的共同语言。。。

若不是因岳父的病,我还不知道在汝来新镇有这么一间癌症医院(NCI Cancer Hospital)。这间医院座落在一个小山丘上,设计新款,今年三月才由森州严端主持开幕,使森州子民免于来回马六甲或吉隆坡,以得到相同的治疗。

岳父割除直肠后,还需每日到汝来作电疗。学院假期开始后,我便与妻分摊每日载送的工作,一来要减轻妻的劳累,二来也乐于陪伴年老的岳父。

这样,多走了几倘后,发现在同一个时候,都有好几个人会来作电疗。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男的、女的,都会有妻子、儿子或媳妇陪伴。也看过一位年轻的尼姑陪伴患者而来。就在这么一个小群体中,发现了一件感心的事,那就是每当大家见面时,就算是第一次,也会报以微笑、问候。在等候室,大家都会互相探问大家的病情;是超越种族、肤色和身份的不同,是带着身临其境、同受其苦的心境的亲切交流。

一位载头巾的马来妇女,细心的听取一位华人妇女的经验,学习如何以太阳花油来嗽口,减轻口腔糜烂,如何以盐水洗身,以减去辐射的影响。她们的丈夫都是患上鼻癌。当一位患鼻癌的华族男士向大家分享他的经历、诉说他的鼻癌如何在六年前治好后现又复发,虽然自己已经在生活、饮食上十分的注意时,在傍的一位马来年轻人就安慰他说:“我们的生命是在神的手中,我们只能(谦卑)接受。”

听到这话,我想到亚洲神学家所诉求、神普遍救赎的启示。

看到一些因电疗造成皮肤严重烧伤的,有人就会介绍他用维他命E膏油涂抹。大家也一样关怀那位病重至行走也困难的印裔老婆婆。看到她的儿媳对她也是不离不弃,很令人感动。每天不是儿子就是媳妇扶着她来电疗。

有一天,一位友族的男士电疗后出来,向一位华族男士说:“我现在很苦啊,什么都咽不下。”“试试用点稀粥吧!”那华人只能如此安慰他。“不行呀,喝一滴水,喉咙也如刀割般痛哪。”

渐渐的,我也参入了与他们的交谈,聆听他们不同的故事。

在这一个时空里,苦难成了大家的共同语言,生存是大家唯一的盼望。在这一个时空,种族特权、三千年文化传统的骄傲、种姓的优越感都显得毫无意义。在这一个时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沟通是那么的无伪、坦诚。在这一个时空,我似乎看到天国、在人间。

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

虽然不是星期四,到了傍晚,还是机械式的拿起扫把在家门前扫树叶。在傍玩耍的小女忽然大叫起来:“爸,快来看,有怪兽啊!”我走前一看,原来是一只褐色的小青蛙。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我们学习是为了认识,但往往我们所学的又防碍了我们对事实的认知。小女从书上读到的青蛙都是青色的,在现实中看过的青蛙都是乌黑黑的,这两个因素塑造了她对“青蛙”的观念。她不能接受一个褐色的青蛙。

圣经虽然以身体或肢体来喻表教会中各种的恩赐及服事的职分,并强调了这些不同的肢体如何是连与一个身体。各肢体功用虽然不同却是互相关联的,因为一个肢体受苦,不是另一个肢体也受苦,而是所有的就一同受苦!

今天,在“基督教会”中,一些有传福音恩赐的就非议有教导恩赐的“讲就天下无敌,一年带领了几个人信主?”他们认为懂再多的神学、真理及圣经,若不能叫人信主就是没用。不知到信徒乃需以信心寻求理解,信了耶稣还需认识真理,才能与主同行。一些有教导恩赐的就喜欢笑骂那些有传福音恩赐的“讲来讲去就是神医治了我的头痛,胡乱解经,没有一点神学基础!”他们常自哀自怜,觉得自己的神学没什么人听得懂,那些能吸引人的都是一些难登大雅,幼稚通俗的道而已。看不到神在教会中设立服事职分的功用,他们就草率的认定救恩是属于少数人的。

在灵恩派的教会,许多有行神迹、医病或赶鬼恩赐的,总是不能顺服教会的领导,喜欢自力门户,反正有的是追随者。他们看不到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是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教师,其次才到行神迹与以各恩赐来帮助人的。(林前122831//41112

正如一间餐馆的厨师的去留可以威胁到餐馆的老板,但却不能取代老板的职分,因为作一间出色餐馆的老板,要涉及更广的层面如策略、管理、资金等。所以我们若有任何的恩赐或长处,就应当看到肢体中互补的重要,明白自己的服事(恩赐),只是组成教会全体的一环,不能用来建造自己的巴别塔。

我有一个梦,就是希望看到教会在职分功能上的合一。有传福音恩赐的召来了信徒,就交给有教导恩赐的去教,(不是占为己有)其中有需要的,就交给有属灵恩赐的去服事,有需要辅导、帮助的,就交到有这等恩赐、训练的人去协助。大家都看重自己的职分,也尊重别人的职分。

Friday, January 23, 2009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

九月十六日,芙蓉自由播道会英文堂的牧师王明昭在我们的教会証道。她引用诗篇第二十二篇,讲解有关祷告的功课。她认为教会若只教导会友背诵诗篇第二十三篇,可能使信徒误解祷告的意义,以为神一定要照我们所祈求的来成就,不然,就以为神不爱我们或不看顾我们的需要,又或我们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事实上,不论诗人或好些经历神带领的信徒,都经历过等候神或祷告迟迟未蒙神应允的经验,正如诗人在诗篇第二十二篇所描写的一样。

王牧师接下来讲了她自己的见证,我觉得非常精彩和感动,也是我要在这里介绍的要点。话说王牧师未当牧师前,在九十年代曾在芙蓉市区与另一位姐妹开了一家叫[重生]小食店,主要以学生为对象,卖一些饮料、雜冰、ROJAK等小食。

一天,有一位中年男子来到她的店,要租一个小单位来卖鸡扒。她表示店面已没空位可出租,但这名男士乃苦苦要求,并说他所做的鸡扒美味又经济,必然会受欢迎。虽然只知道这位男士是从吉隆坡逃难下来寻找生计的人,但基于基督徒助人为乐的考量,她想到在厨房还有一点地方可供他使用,就让他进来售卖鸡扒。接着这人又说他是落难而来,没本钱张罗开裆所需的,王牧师也答应出钱为他设置烹煮鸡扒所需的厨具等,只要他在开业後,每日从收入中拿出三十令吉分期偿还即可。

就这样,这男士开始在她的店卖起了鸡扒,而他所卖的鸡扒的确是美味经济,只售两块半一份,很快的就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市民,每天都客满。很快的这人就还清了所欠的钱,王牧师的饮品等生意也因此连带的兴隆,忙得不亦乐乎。

所谓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不久在男士就向王牧师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为何礼拜天不开店营业,二,为何不买烟酒,这都使他赚少许多。当然王牧师当时虽不是一位牧师,但作为一位尽责的信徒,她开业时就立下了三不政策,一不卖菸,二不卖酒,三礼拜不开店。因此她断然的拒绝了这男士的要求,但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这男士还是不死心,继续要求让他独自在礼拜开店,也卖烟酒。我们要明白这时候的情势,这男士已是自信满满,王牧师的生意反而是要靠他,所以虽然她极力维护自己信仰上的坚持,但内心所感受的压力和挣扎也不小。但想到周日自己的店就变成烟民酒鬼欢聚的地方时,王牧师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

有一天,这名男士终于使出了他最后的杀手锏,在七月三十一日向她提出了最后通牒;三十天後他将搬出,另找地方开业。这一下真的使王牧师惊震万分,处于两难之间,因为她虽然不会想要妥协,但也明白失去这鸡扒档後,自己的茶水、小食的生意也必一落千丈。她对拍档的姐妹当然说“不用怕,我们信靠神,神必然给我们开路!”之类信心的话,其实自己内心也是着急,一时之间哪去找一个会做鸡扒的人。王牧师当然是选择信靠神,开始每天恒切的祷告。经过一个星期呼天唤地的流泪祷告、看圣经,神却似乎一点指示都没有。这时,她决定要在聚会中听到神的指示,相信只要神的一句话,必能给她帮助,所以她尽量去参加每个她所知道的教会特会。

终于在某一个特会,讲员的一句话深深的打入了她的心。那是当讲员讲到马太福音中耶稣平静风浪的记事时,引述耶稣的话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这句话如当头棒喝的敲醒了她,给了她许多信心,明白神是知道她的处境,正如耶稣睡在船上不代表他不在掌权。回来後,她就对她的拍档姐妹说:“我们自己来做鸡扒!”她的拍档非常惊讶,因为她们都不会做鸡扒,就算做了也配不出同样汁味,顾客吃到不同的味道就可能不再来光顾。她也秘密的在关店後,请了匠人来,叫他照厨房烹煮鸡扒的厨具造好一套,不过要在三十一号晚上八时过后才来按装。匠人百思不解,她也秘而不宣。

到了最后一个星期,事情还是没有转机,眼看再过几天,鸡扒档就要搬出。那男士因有了业绩,轻易的在隔两条街找到了更理想的店位,准备好了要搬走。就在月尾前的几天,一位姐妹来到店里找王牧师,她是王牧师数年前辅导时认识的,当时这姐妹的丈夫病重,牧师帮助过她们。丈夫去世後,她去了纽西兰工作,王牧师惊讶见到她因为之前见到她女儿时,她女儿告诉她说她妈妈今年没计划回来。王牧师就问这姐妹怎么忽然想到回来大马,这姐妹就说她原本没有计划回来,但不晓得为什么最近心里一直有各感动,催逼她回来一趟,她就回来了,但也不是有什么事要办,就到处走走,探望老朋友。

这姐妹问起王牧师的近况,王牧师就将所面对的问题一五一十的告诉她,并问她会不会做鸡扒。正在谈着的时候,那男士刚好端了一份鸡扒从厨房走出来,王牧师就用眼角示意她说:“就是这各人。”那姐妹望了那男士一眼,说:“这人我认识,他以前在吉隆坡跟我学做鸡扒的。我还以为什么鸡扒佬这么厉害,别担心,我来教你们做鸡扒,包你原汁原味的一点也不差!”

原来这姐妹是做西餐的老手,在纽西兰也是当西餐馆的厨师。这姐妹就开始在她家里教她们做鸡扒,而她的拍档也奇迹式的轻易在她的住宅区找到一位员工来负责做鸡扒。就这样,三十一号那男士搬出去,她们就让匠人来装好厨房的器具,一切准备就绪,九月一号,鸡扒照样供应,顾客也没察觉任何的不同,生意像往常一样,天天客满。反而那男士在转到隔街开的鸡扒档,惨淡经营,最后落得关门大吉,无法在芙蓉立足。

王牧师说,我们祷告时总是为神预设解救的方法,她也以为、也求神为她再预备一个做鸡扒的人,而神往往用他自己的方法、更美的方式来成就他的美意,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王牧师也因这亲身的经历,最终舍下生意,走上服侍的道路,成为了牧师。

当王牧师讲到那姐妹说“这人以前是跟我学做鸡扒的!”的那刻,我的眼中不住的充满泪水,神在许多人的生命中都是那么的真实,在我的生命中也是一样,他总是如诗人所说“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宴席。”他的时间永不眈延。神不是那位只能消极的在十架上受苦来认同我们苦难的神,他是那位“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的神。(代下169

读一则台湾笑话有感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台湾笑话,觉得蛮好玩,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请大家依样发表发表一下,解解压嘛,别太认真哦!

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因为家庭背景显赫,达官贵人众多,在婚宴上,主持人为了助兴,建议行新酒令,必须说出"什么尖尖,什么厚厚,什么千千万,什么万万千,什么有没有?没有!",才能端杯动筷。而且主持人要求酒令必须和自身有联系,这就为难了众者。

总统这一桌的人都眼巴巴地瞧着总统,总统倒也爽快:"我先来。"总统府的旗杆尖尖,维安的人墙厚厚,我手下的官员有千千万,我提拔的干部有万万千,有一个人材没有?没有!"
众人一听,齐声叫好,高呼圣明。

某位大官刚才还没词呢,听了总统的酒令,立刻妙语上心头:"我的鼻头尖尖,耳垂厚厚,我管过的事有千千万,我借人的钱有万万千,我做了一件事没有?没有!"

某位党工就坐在党秘书长旁边,在秘书长鼓励下,代表党部挺身而出,"舌头尖尖,脸皮厚厚,我上call-in的次数有千千万,我舌战过的对手有万万千,有一句实话没有?没有!"

长官带了头,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一个曾有案底的民意代表也不含糊,"刀子尖尖,拳头厚厚,我教训过的白目有千千万,我卷入的江湖恩怨有万万千,有一个报案的没有?没有!"

一个财团大老板心想这民代还真是雕虫小技,"金条尖尖,钞票厚厚,我包的工程出事千千万,承接的采购回扣有万万千,有追究我责任的没有?没有!"

林业局长也含笑来了一首:"锯齿尖尖,树干厚厚,我砍的树有千千万,我卖过的木材有万万千,我栽过一棵树没有?没有!"

主持人发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什么也没说,就鼓动老教授也来一段,推辞不过,就说了一段:"粉笔尖尖,讲义厚厚,我上过的课有千千万,我教过的学生有万万千,我自己作过研究没有?没有!"

一个民众再也沉不住气了,走上前来:"剪刀尖尖,布帘厚厚,我去过的理容院有千千万,我见过的发廊女有万万千,有一个会理发的没有?没有!"

主持人心想,这也拿出来讲啊,还是看我的吧,"新郎的裤裆尖尖,新娘的上围厚厚,我主持的婚礼有千千万,我见过的新娘有万万千,有一个新婚之夜落红的没有?没有!"
*******************************************************************************

“十架尖尖,圣经厚厚,我听过的讲道千千万,我读过的经文有万万千,我有一点生命改变没有?没有!”

“教堂尖尖,恩典厚厚,我犯过的罪有千千万,耶稣的赦免有万万千,我有悔改过没有?没有!” (武宗 原创)

“佳年华会的布条尖尖,餐卷厚厚,来吃来喝的有千千万,玩游戏的有万万千,有一个悔改信主的没有?没有!”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