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4, 2011

蜕变中的扫墓礼仪


小的时候,每当清明节,家里七个加上隔壁叔叔的六个小孩,两个家庭的人在祖母的幕后指导下,都是浩浩荡荡的去扫墓。祖母虽然总是没有同行,但却是幕后的“摩西”;策划及指示一切细节。事前当然备好拜祭的祭物,分别是香烛、金银熠纸、纸衣箱等焚烧的祭品和烧肉、鸡、发糕、水果、白酒等食用的祭品。事前祖母总是再三嘱咐大家要穿得体面光鲜,免得丢了先人的脸,所以每个人总是穿得整整齐齐的。

当时我们这班小孩,说到扫墓,都是兴致勃勃的,因为可以到山坟(墓地)玩。记得在搬迁前的旧墓地,祖父坟墓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祖坟,墓前是一个大大的圆形水池。当大人们忙着拜祭的时候,我们喜欢在哪儿放纸船。一次哥哥不晓得从哪里弄来了一艘小小的塑胶电动艇,大伙就在这池上让这艘小艇来回的奔驰,玩得不乐亦乎,吸引了许多人观看。

现今祖母不在了,大家都长大了,也散落不同的地方,不能像以前那样总动员的去扫墓。清明节前,和妈妈、姐姐、妹妹去扫墓。现今不是很多人来,但却要去好多个墓地。祖父祖母的,外公的,外婆的,父亲的。

来到祖父祖母的墓前,看到一位远方叔叔和婶婶拜祭后留下的食物。猪肉、鸡蛋、发糕、肉包、水果等都原封不动的遗留原处。这使我想起小时候的情景,那是拜祭的食物虽然丰富,但过后都会带回去在祖先灵位前再拜一次,让后食用,只会留下一些便宜的糕点。那时大概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因为大家普片贫穷,迫切需要那些食物。当然,大家会美其名为吃了好领受祖先的祝福。留下的食物也会被一群群在山坟流荡的小孩捡去。

现今的人除了特别安排的以外,大都不吃拜祭过的,说是为了卫生的缘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口袋里银子多了,不在乎。留下的食物,也没有人来捡,因为时代不同了。

华人传统拜祭礼仪,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时代变化;宗教礼仪,其实也离不开人们生活形态,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因此,不论哪一种信仰,固步自封的坚持某种礼仪形式而无视实际生活需要的举止,都是无谓的。

我们每年都是带着花来扫墓。

前人留下的祭物

1 comment:

  1. 新闻报道:“烧香熏扰邻居:香港妇判赔偿三万”。告诉无关宗教信仰,是环保、健康考量,三十年前在香港恐怕想也没人想过门口插香也会被人告,还要赔款吧!时代在改变。

    ReplyDelete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